随着全世界对茶饮需求的不断攀升,茶的医药保健作用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。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,可以说源远流长。三国时代的《广雅》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,以米膏出之。若…
随着世界对茶饮料需求的增加,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。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,可谓源远流长。三国时期的《广雅》一书中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做饼,用米膏出来。喝的话,首先把颜色变红,放在炉子里,用汤复盖,用葱姜复盖,喝醒酒,关系到茶的产地、制作、用法、效果等。到了唐代,陆羽的《茶经》已经系统化、理论化了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。到了现代,可以说茶叶的普及几乎与保健有关。茶的全球性的消费增长,也带动了医药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新浪潮。
全球茶消耗量不断增长,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茶具有医药保健功能,深受大众欢迎。
咖啡、可可、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,其中以茶和咖啡最为普及。它们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,即咖啡因黄布丁物质。但是,茶叶中含有的其他成分,如茶碱和维生素等,几乎没有咖啡。
据报道,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。日本岗山大学药学部的实验结果表明,维生素E防止脂肪酸过氧化作用只有4%,茶多酚达到74%。
东京大学科学家发现茶叶中有一种化合物叫EGCG。这种化合物可以迅速依赖于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通道。艾滋病毒喜欢感染人体中被称为CD4的T细胞,用被称为CD4的分子通道侵入细胞。茶叶中的EGCG可以先与CD4分子结合,有效阻止艾滋病毒附着在这个分子上。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教授威廉·希勒博土对日本科学家的发现发表了评论。这种发现可能为预防艾滋病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。
日本学者调查了茶区和非茶区癌症死亡率,发现盛产绿茶的静冈县癌症死亡率低,与茶区人经常喝的绿茶有关,推测是绿茶中维生素e、茶多酚等物质的协同作用。另外,用茶制剂治疗肥胖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。特别是绿茶对某些致死性疾病有抵抗作用,对身体有保护性的效果。
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,质量介于两者之间,红茶的浓郁味道和绿茶的香味,因此被称为绿叶红边缘。喝完后,牙齿之间留下香味,尝起来很甜。乌龙茶的药用作用主要强调在分解脂肪、减肥健康等方面。在日本,乌龙茶被称为“美容茶”、“健美茶”。乌龙茶在抗癌方面已有了确实的临床和药理实验的依据,Ergn报告:给艾氏腹水癌小鼠喂含有5%、10%的乌龙茶、铁观音和绿茶的饲料,均有遏制腹水癌生长的作用,其中乌龙茶和铁观音的抑制率为100%,以发酵的乌龙茶进行抗癌试验,亦表明抗癌效果甚强。
喝红茶也能防癌。许多研究已证实绿茶含有抗癌成分,最新研究则发现,其实红茶的抗癌功效也不差,学者估计,每天只要一杯150ml的茶,就有防癌保健的效果。台大生化研究所教授林仁混曾在台湾癌症联合学术年会上指出,以往有关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,多半集中在绿茶的多酚类物质EGCG上,也有很多科学证据证明其能阻止细胞产生癌变;他则在红茶中找到另一种多酚类theaflavins也有类似效果。林仁混说,他用人的肝、肺、胃等不同器官细胞癌化后,加入这种多酚类物质,不仅能抑制细胞癌变,而且效果比绿茶中的EGCG好。
喝红茶也能去除口臭。台湾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研究证实,红茶中的提取液可以有效分解口臭的主要成分甲硫醇,吃葱、姜、蒜制成的食物后,可以避免呼吸不好的困境。因此,如果你想喝红茶来消除口臭,你必须多喝几口,让漱口茶汁长时间呆在嘴里。在用手剥食鲜虾美蟹之后以茶汁搓洗手指头,可消除手指上的“腥味”。
另根据新近实验报告和临床的证实,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的物质,可抗辐射损伤,对人体造血机能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。看电视的时候,泡一杯茶,一边看电视,一边喝茶,不但可以减少电视的辐射危害,还能保护视力。操作计算机时,泡茶,每工作一段时间后,浅抽几口,不仅可以防止放射线的危害,还可以肌肉,消除疲劳和疲劳,是保健的好方法。除此之外,茶叶还可以让SR90,快速排出体外,让它不入骨。
众所周知,宇航员在宇宙中每度过一个月,就会失去肌肉的10%和骨组织的1%。此外,由于失去重力的影响,更多的血液会进入大脑,人的脸也会浮肿。茶和特制的保健茶可以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。在国际空间站,俄罗斯宇航员所需的饮料是茶和咖啡。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宇宙中的饮料之一是加入中药的保健茶。前天十几天杨利伟开始喝茶,回来的10月17日下午,他又喝了调整方剂的保健茶。这些保健茶主要用于消除疲劳,调节身体功能,促进心肺储备功能尽快恢复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尽管茶有很多保健功能,但在延长寿命方面,还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。事实上,大多数长寿老人或长寿家庭和长寿地区几乎没有茶的习惯(没有喝咖啡的习惯)。例如,调查的广西巴马县50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中,只有4例有喝茶习惯的人,大幅度低于长期饮酒者的人数(25例)。长春调查的该地区274例9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,发现“多无喝茶的习惯”。这种情况提示饮茶和长寿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长寿老人不习惯喝这种饮料,可能与茶中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有关。通常,浓茶中含有的咖啡因接近临床治疗量。过多地应用黄嘌呤(即含咖啡因类)饮料可以导致一种慢性中毒状态,可致中枢神经兴奋不安和失眠;心肌兴奋会出现心律不齐、心悸及心动过速等。美国营养学家伯克利指出:“已知咖啡因是一种对人具有毒性的物质,至少它可以使体内的B族维生素被破坏。茶叶中少量咖啡因也起到这样的作用。例如,根据夏威夷大学的研究结果,每天喝4~6杯茶的志愿者,无论营养状况如何,都表现出维生素b不足。上述研究表明,我们喝茶需要节制,同时提出了人体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性。不仅有维生素b,还有维生素c。
一般来说,茶对冠心病人有益,但不能一概而论。茶中含有叫茶碱的生物碱,是兴奋剂,特别能提高心脏的功能。因而大量喝浓茶会促使心跳过快,这对已经心动过速的冠心病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,对有早搏或心房纤颤的冠心病人,则会导致病情加重。与此相反,有些冠心病人是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等,心率在60次/分以下者,多喝些茶,不但没有妨害,还可以提高心率,有利于配合药物的治疗。
此外,喝过热的茶,对健康亦有不利。早在1965年有人对63名食道癌病人和17名正常人比较研究中,发现食道癌病人中有喝过热茶习惯的比例占49.6%,远远超过正常人的比例(23.6%),说明喝过热茶可能是食道癌的发病因素之一。美国迈阿密大学莫顿经8年之久在世界各地进行调查发观,习惯于饮用印度茶的地区,胃癌发生率明显偏高,可疑的致癌物为鞣质。印度茶含单宁质量高,中国茶少(中国绿茶含12~15%,红茶含5~6%),建议喝中国茶。
茶对健康的影响有两面性:有利于健康,有利于健康。此外,饮用方法不当,如过热、过浓、过陈、过量等可能直接或间接致病。李时珍以自己体质的变化论述了喝茶的优缺点。年轻的时候气盛,每次喝新茶,都会出汗,肌肉清晰,心情愉快的中年胃气稍微损伤,喝的话会觉得有害,不会流氓呕吐,也就是腹冷的洞泻。
苏轼《茶说》也云:喝茶暗中伤人。因此,长寿者通常没有长期喝茶的习惯。我们不要迷信某种药物,也不要把茶作为治疗百病或延长寿命的灵丹妙药。事实上,人类日常生活习惯与寿命密切相关。清代养生学家曹家栋说,养生益寿的方法虽然不知道很多事情,但是在起居寝食之间。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是寿命建设的自我投资,它可能比任何药物或茶更有效,这也是医药保健文化的精髓。